close

萬里橋溪

花蓮縣萬榮鄉的「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」近年成為知名的國內觀光景點,來訪此地的遊客絡繹不絕,卻鮮少人會留意到鄰近林田山、近在咫尺的萬里橋溪。

日治時期,日本的台灣興業株式會社取得森林採伐許可證,正式開始伐木作業,這處伐木基地,當時稱作「森坂」,意為長滿森林的山坡。

台灣光復後,伐木作業持續進行,在1960年代達到全盛,此時的森坂共有四、五百戶人家,人口達兩千餘人,擁有小學校、火車站、食堂、福利社、公共浴池、火車站、醫務室和市場等,儼然成為一座繁榮的山城聚落;在當時更有「小上海」之稱。

2改IMG_8454

日人在林場範圍內的萬里橋溪,挖掘出一處天然湧泉並標示在地圖上,他們將泉水引出並修建旅社。當時的蒸汽小火車與流籠纜車在此接駁時,下山的伐木工人便會在這裡洗去一身疲憊。

後來,隨著林田山停止伐木,林場近半世紀來的榮景逐漸沒落,鐵路毀朽中斷,再鮮少有人踏足這裡。即使後來林田山規劃成文化園區,但那一處天然的野溪溫泉則隱落在山谷中,與世隔絕、成了必須徒步溯溪才能抵達的野外秘境。

我們此行的目的,就是這距離林田山徒步溯溪一小時以上路程的失落秘境洞穴溫泉「摩里沙卡」。

2IMG_8444

從花蓮市出發,開車前往萬榮鄉的路上,在一間便利商店外,溯溪團隊在路邊拾獲了舉著布條的大學生兩女一男,他們說自己是台灣藝術大學的學生,正在進行搭便車環島的計畫;說是想要給自己不一樣的經驗,趁著年輕。

這麼熱血又勇於實踐的人,團隊哪有理由不幫呢?立刻將車上騰出一些空間,示意讓他們上了車。

2改IMG_8449

在車上,他們說到這次搭便車環島,從台北板橋開始,先從宜蘭向東再南下,接著從西部一路回到台北;預計要花上十七天左右的時間。我們在林田山讓他們下車,一來可以讓他們看看這充滿日式風情的舊林場,二來這裡也比較不擔心找不著要離開的便車。

分別前,他們手寫了一張卡片送給團隊,表示很高興有這樣的相遇。

而我們也開始整裝,準備我們的旅程。

2改IMG_8566

2改IMG_8779

2改IMG_8580穿起防寒衣、整頓好裝備,帶上繩索和補給品,準備出發。

才啟程,溯溪隊伍眼前就映入一片如絲綢般、又如Tiffany的藍。因為溪水中帶著微酸,積年累月逐漸溶解了兩旁大理岩中的碳酸鈣成分,因此萬里橋溪的溪水時常呈現出這樣一片奇幻美麗的藍綠色。

2改IMG_8490

2改IMG_8497

沿著溪床,我們開始徒步溯流而上;行過及膝的水流、滿布礫石的河床,也經過一灘灘淺灣。

2改IMG_8526

2改IMG_8649

2改IMG_8548

一路上,萬里橋溪的溪水就像變魔術般,隨著深淺、緩急變化著不同的顏色;從絲綢般的藍綠色轉白,再由白遁入成深邃的藍。

某幾處水流強勁的衝擊力道,讓人得踏著弓箭步緩慢前進。

2改IMG_8642

2改IMG_8688

2改IMG_8704

2改IMG_8705

途中不時能見到溪流裡、岸邊岩石縫中,潛藏如螃蟹、魚類等生物。

2改IMG_8594

2改IMG_8559

2改IMG_8561  好奇心旺盛的隊友

從啟程開始,我們沿著萬里橋溪徒步向上游走,由於是冬季,溪水不若夏季那樣湍急、水位也較低,渡河比預想得要容易;一個多小時的步行過程,體力還算能夠輕鬆負荷,邊走邊欣賞溪谷壯闊悠遠的山景。

2改IMG_8677

2IMG_8645

2IMG_8685

持續涉水前進,在約莫走了一個多小時後,眼前佇立著一座巨大的廢棄橋墩,是台灣光復初期載運原木、機器與伐木工人所建造的輕便鐵路遺址。隨著腳步越深入,水流越湍急也越深,有些地方還形成一個個漩渦。

2改IMG_8601

就連可以步行的岸邊地上,也開始出現青黃相間的苔癬和藻類;空氣中隱約飄著一股淡淡的似硫磺又似鐵鏽的氣味。

2改IMG_8631

2改IMG_8683

最後,映入眼簾的是巨大橋墩旁高聳的山壁,山壁上佈滿紅褐色的石灰華和大片生長的青黃苔癬,就像一座凍結的、色彩斑斕的瀑布。附近離地面數十公尺高的峽谷洞穴,就是傳說中的秘境「摩里沙卡」溫泉的湧水口。

2改IMG_8709

這趟探險旅程的目的地,就要到了。

 

Coming up...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kad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